林子勤/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醫師
**
2010年,英國醫學期刊(BMJ, British
Medical Journal)刊登了一則新聞。
〈BBC 的專題報導扭曲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研究的結果〉
(BBC programme gave distorted facts about
ADHD study)[1]
如此直白的標題,指的是甚麼事件?其影響又是甚麼?
故事的開端
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(NIMH)針對ADHD展開的一項研究,名為「ADHD 孩童之多元模式治療研究」(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 With ADHD ),可簡稱為MTA 研究。
此研究的重要性在於,其第一期研究(為期14 個月)是ADHD研究中,少見由國家進行的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。MTA 系列的第一期研究結果,發表於西元1999 年[2]。該階段研究採用的方法,是將 ADHD 個案隨機分派到四種治療模式(嚴謹的藥物治療、行為治療、藥物加行為治療、社區照護),給予定期治療並追蹤 14 個月,進一步比較不同治療模式之間的差異。
必須注意,這第一期研究的14個月,是 MTA 系列研究中,唯一有將個案隨機分派、指定治療模式、並密切關注治療如何進行的一段時間。
第一期的研究結果
該團隊在 1999 年發表的論文中,結論寫著:
「對於 ADHD 症狀的療效,本研究中的謹慎藥物治療優於行為治療以及一般社區治療;而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的方案,並沒有比單獨接受藥物治療來得更好,但卻能改善一些非 ADHD 的症狀以及功能。」
出處:https://goo.gl/tjxTsW |
這為期14個月的研究結果顯示:藥物治療(不管有無合併行為治療)對ADHD症狀有明顯幫助(改善幅度較大)。而行為治療則是對親子關係與社交能力有額外的效果。基於病患權益及研究倫理,研究者不得持續限制受試者只用療效較差的治療方式。於是,此隨機對照研究就在第14個月終止了。
也就是說,第14個月起,無論原來分到哪一組,孩童與家長皆可自由選擇要接受哪一種協助:可以持續或停止原先的治療(包含藥物),也可以轉而嘗試其他治療。
14個月之後怎樣?
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分水嶺。BBC節目與許多人後來犯的錯誤,都是因為忽略了這個轉折。
第14個月之後,研究團隊雖持續追蹤這些個案,但研究性質也轉為無法判斷因果關係的「觀察型研究」(observational study)了-這意味著研究的侷限變多了,尤其是一些干擾因子。
比方說:有些人持續藥物治療,有些人則停止了。背後是甚麼原因?不得而知。
另外,治療的實際情形也無法像第一階段那樣,可以確實知道頻率與品質了。比方說藥物拿了有沒有規律服用?有沒有規律接受行為治療?都是無法確定的變因。
嚴格來說,MTA研究最具證據強度的階段已在第14個月結束。後續研究結果的證據等級降低了,也無法與第一階段比較。若未能掌握此脈絡,後續的判讀就會出錯。
BBC節目出錯的起點
2007年8月,MTA 團隊發表了追蹤這些個案到第三年的「觀察」結果[3]。
長達14頁的原始論文,結論中寫著:
「前 14 個月有接受藥物治療的個案,療效原本較其他組來得好。進入觀察階段,讓所有個案自由選擇治療模式後,追蹤到第 36 個月,先前的療效差異就不明顯了。」
也就是說:
1. 前14個月的研究中,限定個案固定治療模式,發現四組都有改善,而藥物組的改善幅度較大。
2. 第14到36個月,個案想選擇哪一種模式都可以,四組的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,仍然通通有改善。只不過,四種模式初期的差異,到了第36個月就消失了。
出處:https://goo.gl/XGwrpn |
打個比方:前14個月就像是將學生分成四個班級上課,每一個人都只能在同一個班上課。
14個月結束時,每一班的平均狀況都改善了。其中又有某一班,改善的幅度比其他班明顯。
第14個月之後,每個成員可以自由選擇要去哪一個教室上課,有人留在原班,有人則跑去別班。而且沒有人去管,他們到底有沒有去上課。
到了第36個月,學校召開了一場同學會,請所有人回到一開始被分配到的班級。一比之下發現,四個班的平均狀況仍然都比入學時好,但四個班之間彼此已經沒有差異了。
原因是甚麼呢?原始論文中提醒,因為研究本身設計有侷限,所以要謹慎判讀這個結果。
BBC隨即推出ADHD紀錄片
儘管如此,英國廣播公司(BBC)仍在這篇論文發表後的幾個月(2007/11/12),發布新聞稿表示即將播出一部探討ADHD用藥的紀錄片:〈What Next for Craig〉[4]。
播出前,BBC新聞網分別以「ADHD用藥不是解答」[5]、「ADHD用藥的疑慮」[6]、以及「ADHD用藥沒有好處」[7]為題,在網站上簡介這部即將播出的紀錄片。文字內容直接寫出,最新研究顯示藥物治療沒有長期效果[7]。
兩年後的道歉與停播
2007/11/12播出的紀錄片,現在已經無法在BBC網站上看到了。原因是兩年多後(2010/2月),該片被自家BBC Trust(內部監管機構)的編輯標準委員會(ESC, Editorial Standards
Committee)要求改正與道歉,原因是該節目「嚴重違反編輯原則」[8]。
編輯委員會為此代表BBC致歉,並要求該片不得轉售給其他公司,也不得再次播出,並限BBC在5天內將網站上的不當資訊撤下[8]。
從首播到停播,總共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。期間有多少人收看過或受到影響,不得而知。事實上,在節目播出後隔天,就已經有觀眾反映該節目針對ADHD應如何治療的報導嚴重不實且失衡,而且可能造成對孩童的傷害[8]。
五天後,也有精神科醫師發表評論指出,這部紀錄片用30分鐘來呈現如此複雜的議題,是否沒有注意到「平衡報導」的原則呢?(A deficit of attention to impartiality?)是否以為觀眾的注意力不足呢?[9]
儘管如此,還是要等到兩年多後,BBC才發表道歉聲明與停播。
BBC為何道歉?
在BBC的聲明中,獨立運作的委員會譴責,該紀錄片的「正確性」與「公正性」不足。[8]
- 「正確性不足」
編輯委員會指出,該節目沒有正確報導MTA研究三年後的觀察結果,應該要增加其他研究者的觀點,而不是僅採用其中一位的說法。更指出該節目在呈現研究結果時,扭曲了一些已知的事實,是嚴重而確實的錯誤。[8]
這裡指的是,該紀錄片引用MTA其中一位研究者的話說:「藥物沒有好處、藥物的療效被誇大了」[5]。卻沒有清楚說明,該研究本身的設計就有侷限,無法解讀因果關係;而且事實上,經過36個月,包含藥物治療在內,所有治療組別的症狀相較於一開始皆有所改善。這樣的呈現方式,顯然沒有考慮到觀眾有可能會因此感到擔憂[10]。
- 「公正性不足」
在檢驗證據與資料時,製片者不夠公正,心態也不夠開放。觀眾應該被告知,對於ADHD的治療,還有更全面的觀點存在[8]。
面對委員會的譴責,BBC新聞部發言人回應:製作團隊可能誤解了他們掌握的資料,或者只選擇了其中一種詮釋的觀點[8]。
這就是文章開頭英國醫學期刊(BMJ)那篇新聞裡的事件。
六年後的現在,2016年的台灣
BBC的道歉距今已六年。民眾現在可以檢視,同樣的現象是否也在台灣上演中。
此書上市後約一個月(2016/11/22),【巷仔口社會學】網站也登出一篇文章,名為〈誰得了「不專心」的病?注意力缺失症(ADD/ADHD)的社會學觀察〉。該文作者引用《精神病大流行》一書,寫下關於ADHD藥物治療的文字:
「已有研究顯示,雖然藥物治療初期有效,然而當藥物治療二十四至三十六個月時,患者的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卻惡化了。」
了解ADHD研究脈絡的人不難猜到,這段話引用的文獻,應該就是當初讓BBC犯下嚴重錯誤的那則研究。
翻開《精神病大流行》中文版第290頁,果然是這樣沒錯。
作者惠特克(Whitaker)這樣寫:
「使用藥物並非結果有益的重要標記,反而是結果惡化的標記。意思就是,在24至36個月的期間內用藥的受試者,確實在這段期間展現出比未用藥者更多的症狀表現。換句話說,用藥者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核心症狀-衝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,惡化了,至少和未用藥者相比是如此。」
惠特克選擇用「惡化」來描述研究結果,而台灣的學者也跟著引用這個說法。
前面已提過,24至36個月期間的用藥與症狀,僅能判斷相關性,無法判斷因果關係-究竟是症狀比較嚴重所以用藥?還是相反?原始文獻一再說明,無法確定。
更重要的是,到了第36個月,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,仍然有所改善,沒有惡化。前14個月接受藥物治療的組別,症狀也從來沒有較其他組嚴重,最多就是一樣的狀態而已。
然而為什麼,還是有人選擇用「惡化」的字眼來描述結果呢?
他們是不了解?不想了解?還是故意的?
是精神病大流行?還是「超譯精神醫學」正在流行?
在《精神病大流行》一書的導讀,〈打開精神醫學的潘朵拉盒子〉一文中,彭榮邦助理教授這樣寫:
「如果真是如此,那麼美國主流精神醫學的全球化,就成了一件相當可疑的事情,因為它的整體部署,很難拆解輸出而不改變本質。「精神疾病診斷」及「藥物治療」是最容易跨國輸出的部分,但是構成「精神疾病」整體部署的其他向度,例如社會福利、特殊教育,以及其他接應精神病患的體制和人際網絡,恐怕就很難跨越國界,或至少在速度上遠遠落後。更需要注意的是,這個只有「部分輸出」的精神醫學,很可能改變或遮蔽了某些正在醞釀中的歷史過程。」
此書上市不到兩個月,台灣的民眾與讀者也可以開始觀察,《精神病大流行》為台灣輸入些甚麼呢?更要觀察的是,台灣各界將用甚麼樣的觀點來回應這本書呢?是跨國輸入台灣的學說?還是富含本土脈絡的實證?
這將會是一場重要的社會觀察。
沒有守門人的時代
回顧BBC的道歉啟事,內部的獨立委員會扮演了守門人(watchdog)的角色,指出節目內容的錯誤、要求道歉、撤下扭曲的資訊。在2016年的台灣,民眾應該要問-面對那些引用科學文獻支持自身論點,隨手可看、可分享的網路文章-守門人在哪裡?
BBC的道歉儘管來得很遲,但他們至少有勇氣面對。而比道歉更重要其實是,那部紀錄片撤下前對多少人造成了影響。
對比之下,2016年的台灣,持續參與傳播類似訊息,扭曲研究結果的-特別是醫師、網路媒體、各類社群、專家學者們-他們接下來的選擇會是甚麼?
又有多少台灣人可能會受到影響?
民眾在這個過程裡,又能有甚麼選擇?
參考資料
1. Dyer, C., BBC
programme gave distorted facts about ADHD study. BMJ, 2010. 340: p. c1894.
2. A 14-month randomized
clinical trial of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
disorder. The MTA Cooperative Group. 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
with ADHD. Arch Gen Psychiatry, 1999. 56(12):
p. 1073-86.
3. Jensen, P.S., et al., 3-year
follow-up of the NIMH MTA study.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, 2007. 46(8): p. 989-1002.
4. Jofre, S., What Next
for Craig?, 2007, BBC.
5. NEWS, B. Drugs for
ADHD 'not the answer'. 2007; Available from: http://psychrights.org/articles/Drugs4ADHDNotAnswerBBCNov07.htm.
6. NEWS, B. Questions
over drugs for ADHD. 2007; Available from: http://news.bbc.co.uk/2/hi/uk/7090011.stm.
7. Office, B.P. Panorama:
ADHD drugs have "no beneficial effects". 2007; Available from: http://www.bbc.co.uk/pressoffice/pressreleases/stories/2007/11_november/12/adhd.shtml.
8. Deans, J. BBC Trust
condemns 'inaccurate' Panorama ADHD episode. 2010; Available from: https://www.theguardian.com/media/2010/feb/24/panorama-bbc-trust-ruling.
9. McClure, I., A deficit
of attention to impartiality? BMJ : British Medical Journal, 2007. 335(7628): p. 1047-1047.
10. REPORTER, D.M. BBC's
Panorama 'distorted facts' in documentary about ADHD. 2010; Available from:
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news/article-1253480/BBCs-Panorama-distorted-facts-documentary-ADHD.html.